都摆出来,现场交易。
当地的老百姓终究抵不过大量物资的诱惑,纷纷加入雇佣第一师的拆毁行动。
同时,雇佣第一师和地方上的乡绅土豪的合作,让一些在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区的少数民族和武装势力看到了反抗爪哇军队的希望。
在苏门答腊岛的南苏门答腊省的原住民是马来族,占全省人口约35%,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使用穆西语,
科梅灵人约占5%,也是当地的原住民,是土著民族。其他民族:包括帕瑟玛族等土著及少量阿拉伯、印度裔,共占约34%。
爪哇族占全省的总人口的27%,大多是荷澜殖民时期和爪哇独立后的这几年移民过来的。这进一步挤压了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间,爪哇族对其他民族的态度也是不怎么友好。
而南苏门答腊岛省原住民马来族人和科梅灵人,因他们的祖先在苏门答腊岛上建立过室利佛逝王国,文化认同很强,进一步阻碍了爪哇国的同化政策。
所以双方的态度基本上是互相不对付的,过去是因为有荷澜殖民政府压着,还时不时用华人当作压力阀,才能维持平衡。
而楠榜省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作为楠榜省的原住民楠榜族从以前占全省70%的人口,到现在的不足15%。
而爪哇移民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60%,占据了当地原住民大量的土地,同时文化被边缘化,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
当雇佣第一师把武器弹药分给这些民族势力后,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了,他们有了反抗的力量。
同时,雇佣第一师接受所有反抗爪哇国的势力用各种各样物资来交换武器弹药,并且派出教官教导他们如何使用,如何进行游击作战。
随后雇佣第一师用枪支弹药交换到的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资作为酬劳,发给负责拆除工作的老百姓。
这种交换方式,让雇佣第一南下的速度快了许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少数民族的势力为雇佣第一师提供帮助和交换武器,而当地的老百姓也不断为雇佣第一师工作。
而爪哇军队因为要面临南华增援部队的进攻,他们抽掉了南苏门答腊省和楠榜省的所有兵力,在各地的城市只留下少量的军队,和维持地方秩序的警察部队。
在城市的乡绅土豪和商人的帮助,在乡下有少数民族和地主的帮助,雇佣第一师在南下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很顺利到达了楠榜港。
1954年1月17日,在雇佣第五师和增援部队对巨港和占碑发动总攻的时候,雇佣第一师也即将对楠榜港的爪哇军队发动进攻。
"鹰酱的舰队什么时候可以到达?"
王世杰在发布完各部队的进攻命令后,向赵参谋长问道。雇佣第一师能不能占领楠榜港就看鹰酱的舰炮能不能摧毁爪哇军队的防线了。
"估计傍晚就会抵达楠榜港的外海,不过鹰酱的舰队已经完成对巽他海峡的封锁,爪哇国试图对苏门答腊岛的增援都被鹰酱军舰击沉了。"
雇佣第一师对楠榜港可以说是完全不熟悉,总部也没有提供相关的资料,而爪哇军队为了守住楠榜港,执行坚壁清野的政策,雇佣第一师没有找到一个向导。
而且通过侦查发现,爪哇军队不仅在城外用钢筋水泥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堡垒,还在城内建造了大量的工事。这是打算守不住外围防线的时候,退到城里和雇佣第一师打巷战。
王世杰只能把希望寄托给鹰酱的舰队了,他不可能让雇佣第一师去攻打爪哇军队的堡垒。
1954年1月18日,04:20分
鹰酱分舰队抵达楠榜港外海,这次鹰酱为了快速解决东南亚的冲突,特别出动了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一艘得梅因级重型巡洋舰、两艘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六艘基林级驱逐舰。
04:30分
"距离测量三万五千六百二十一米。"
鹰酱的衣阿华战列舰的的火炮率先开火,三枚406mm炮弹落入楠榜城中,楠榜城发出耀眼的光芒,紧接着一声巨响传来。
负责守卫楠榜城的爪哇军队,用钢筋水泥修筑的大量坚固工事在炮弹的摧残下,像纸糊一样,在火焰中被烧毁,最后只留下一个直径15米、深6米的巨大弹坑。
"进行校准!"
在经过几次校准后,所有军舰都开始向楠榜城开始炮击,楠榜城顿时陷入火海。
"真是壮观啊!"
王世杰看着远处的楠榜城,此起彼伏的炮火,爪哇军队的阵地,第一时间就被密集的弹雨和爆炸声笼罩了。
随着鹰酱的炮击越来越密集,楠榜城已经变成一片火海,城里的各种建筑都被摧毁,也有大批炮弹在爪哇军队的阵上炸开,各种坚固的工事被炸成碎片。
6:30分,天色已经亮了。
"让第一团发动进攻!"
王世杰看着已经变成废墟的楠榜城,让第一团的士兵马上进攻。
在第一团的士兵在走上爪哇军队的阵地时,爪哇士兵的尸体已经铺满了整个防御阵地,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尸横遍野了,而且大量士兵的尸体都是残缺的,似乎已经没有爪哇士兵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