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第30章 花样励志(4K,求追读,求月票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花样励志(4K,求追读,求月票啊)(2 / 3)

有想到,自己今后会成为美利坚电台广播界的一个传奇。

正如他不明白罗根哈哈大笑后说的一句话,“吾有上将杰夫,可当百万水军!”

……

太阳报成立的广播电台被罗根命名为“自由之音”。

“晚上好,芝加哥,还有此刻在电波那头、也许正从波士顿、费城甚至旧金山收听的各位朋友。”

杰夫·哈克曼的开场白是如此自然,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直接抵达每个人的耳畔,

“这里是‘自由之音’,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杰夫·哈克曼。今晚,我们继续聊聊在全美爆发的内衣战争的最新情况……”

一家新的电台,要怎么以最快的速度让听众们接受?

答曰,蹭热点!

而美利坚当下最大的热点,毫无疑问是全国上下陷入的“内衣论战”。

更不要说这个热点的制造者就是电台的老板了。

杰夫·哈克曼也不愧是被罗根慧眼识中的“上将”,在“自由之音”开播后不久,他就凭借着磁性的嗓音、优雅的风度,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电台的头牌“主播”。

他对于“内衣论战”的播报如同一场精心编织的声音戏剧。

这不,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纽约第五大道上“支持文胸派女性”与“反对文胸派女性”的新一轮的游行对峙,语调平缓、近乎私语,仿佛在分享一个只属于密友的秘密。

当念及各正方反方的论点时,他微妙地停顿了半秒,将那露骨的谩骂瞬间转化为一种让人捧腹的比喻;

最吸引人的是“听众来信”环节,杰夫用他那天赋的声音魔法,将天南地北、立场迥异的信件演绎得活灵活现。

哪怕是来信骂他的,他都没有反驳,只是用一种平实到近乎无辜的语调回复道——

“感谢您的激烈批评。‘自由之音’的宗旨,只是把正在发生的、人们关心的事,尽可能真实地传递到您的耳边。”

“至于判断,永远在您,以及千千万万像您一样有智慧、明辨是非的听众手中。”

这种“娓娓道来”、“如面谈”的风格,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魔力。

芝加哥乃至更远地方的听众,第一次体验到,足不出户,坐在自家的客厅里,壁炉旁,就能同步听到全国各地的喧嚣与争辩。

——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杰夫·哈克曼很多时候也是在转述电台收集到的全国各地报纸上的讯息。

然而,没有多少人能收集全国各地的报纸。

听众们只知道,他们只需要坐在收音机前,就能“同步”知晓千里之外发生的戏剧**件,听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甚至不同立场的人最直接、最鲜活的反应。

杰夫的声音,成了连接个体与宏大事件的奇妙纽带。

这感觉新奇、刺激,又带着一种奇妙的参与感。

“自由之音”火了!

杰夫·哈克曼也火了,他成为了全美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播音员。

一份芝加哥的报纸描述道:“每天晚上,当你走在居民区的街道上,你就能听见家家户户传出杰夫·哈克曼的声音——那是全家吃完晚饭后,都围在收音机旁边收听杰夫·哈克曼的广播节目。”

杰夫·哈克曼那把醇厚、带着魔力的声音,已经成了无数家庭晚餐后不可或缺的“甜点”,将全美“内衣战争”的硝烟与荒诞,化作炉边最刺激的谈资。

当公众情绪被撩拨到顶峰,杰夫·哈克曼在黄金时段抛出了一枚精心设计的炸弹——

“以下是最新通讯,维密文胸的发明者,现已被教会人士正式起诉!”

“朋友们,我们自由之音将全程、无保留地直播这场意义非凡的诉讼!”

“每一个法庭瞬间,每一次控辩交锋,都将通过电波,第一时间送到您的耳边!请锁定我们的频率,共同见证这场内衣战争风暴中心的正面对决!”

坐在收音机前的观众们眼睛都放光了!

哇!大瓜啊!

快直播,我们都爱吃!

本来吧,这种诉讼案件涉及的当事人也不是什么名人,因此人们丝毫没有在意,连《太阳报》自己都没有提及。

现在,当杰夫·哈克曼宣称要对这个诉讼案件进行史无前例的跟踪直播,让这个案件在美利坚的关注度急剧飙升。

杰夫·哈克曼也“顺应民意”,将被起诉的当事人罗根请到广播间。

“朋友们,这是罗根,哇喔,真是个精神的小伙子……”

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和拉动椅子的声音,通过杰夫那裹挟着奇异的镇定与亲和力的介绍,瞬间在无数听众脑海中勾勒出一个英俊的面庞带着一股不屈不挠的韧劲的精神小伙形象。

“罗根,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走上这条……嗯,充满争议又充满挑战的道路吗?我知道,这背后,并非顺顺利利。”

杰夫·哈克曼很自然的抛砖引玉,然后就是罗根的表演了。

罗根的声音清脆,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

首先是一个“父亲意外去世,被迫辍学,接手小小报社发誓将其做大”的悲惨故事。

杰夫适时地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