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ue&bp;me?
芝加哥民风淳朴?
就算做媒体的不能太要脸,但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也是相当罕见了。
你们是不是忘了,那风靡全国,不对,应该是风靡全世界的涩情小说《五十度灰》,就是出自芝加哥?
对了,这甚至是出自你们太阳报之手?
另外,爱德华那变态也是出自芝加哥!
而现在说是喝什么见鬼的“圣水”,我们怎么越闻越像酒呢?这是公然违反禁酒令啊!
这么一个称得上是“劣迹斑斑”的城市,你太阳报居然还有脸自称“民风淳朴”?
外地同行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见识到太阳报的底色,一个个都直呼卧槽!
至于本地同行,就一点也不意外了。
就像全美几乎都把罗根看成是什么励志的正人君子,唯独芝加哥的同行嗤之以鼻。
有什么样的报纸就有什么样的老板,只看太阳报,就知道罗根是个脸皮厚得堪比老政客的货色了。
当然,看穿不说穿,尤其是芝加哥人还真就喜欢这个。
看了太阳报的芝加哥人骄傲地挺起胸膛,我们可不就是民风淳朴吗?
那么多人被祸害得连去世的家人都无法安息,不上街不闹事不零元购,整点“圣水”喝喝怎么了?
其实吧,要说这么多人喝不出所谓的“圣水”就是酒,那纯属扯淡。
但他们对于禁酒令的态度,早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曾经在爱德华等保守派的鼓动下,他们是赞成禁酒;中间还发生了酒厂起火引发全城人心惶惶,黑帮火并让全市乱糟糟。
那时候感觉酒真不是个好东西,禁得好!
但酒厂起火带来的惊吓很快被遗忘,黑帮火拼也没持续多久,整个芝加哥好像就恢复了平静。
紧张的情绪消失了,这时候芝加哥人希望放松自己的生活,开始厌倦了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很多人开始回忆起当年坐在街角小酒馆里端杯浅酌的情景。
而等到爱德华的恶行曝光,芝加哥人对他大力推动的禁酒令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更别说在情绪躁动之下,酒还真是个好东西!
有句话说得好——让一样东西变得成致命诱惑的唯一原因,就是立法禁止它!
芝加哥人现在发现,自己更加疯狂的渴求酒精,哪怕是原来不喝酒的人。
于是,所谓的“净化圣水”就大行其道了。
当然不同寻常的外表也唬了不少人。
一些外地记者不明就里,也跟着“净化”,然后喝一口就喷了。
TM的,这明明就是酒!
要喝酒就喝酒,扯什么鬼的净化?
然而芝加哥人会振振有词地跟他们强调,酒精不就能消毒吗?消毒怎么就不是净化了?
理直气壮得让记者都无言以对。
他们就好奇了,教会现在忙着切割没空管,媒体忙着追热点没心思管,民众则没意见,那芝加哥的禁酒探员呢?都去哪了?
……
“好问题!”唐纳尔在罗根的办公室,以极具夸张色彩的口气说道,“芝加哥的禁酒探员们老敬业了!”
“他们正在将芝加哥的私酿酒厂往死里打,确保芝加哥本地不会生产任何饮用酒精,可没法分心啊!”
罗根闻言,鼓掌,“我就佩服这么敬业的人,有机会真得让太阳报给他们好好吹吹。”
唐纳尔来了兴致,“这可以怎么吹?”
罗根都不带停顿的,当场就来了一段点赞,“芝加哥的禁酒探员们都是些拥有良好品格和专业技能的人,他们遵从良心的调遣,奉公守法,利用专业知识去有效地监督工业用酒制造厂复杂的化工流程,或者识破狡猾的私自酿酒人和走私贩的设备,应当说他们都是政府和民众大可信赖的人……”
“谢特!我明明知道你小子是个说瞎话不眨眼的人,为什么还要自找屎吃?”
唐纳尔一副“吃屎了”的痛苦表情。
别人不知道,这家伙还能不知道么?
芝加哥的禁酒探员们有屁的良心!
他们拿黑帮的钱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
但这能怪他们吗?
联邦雇佣他们禁酒,每周只支付35~50美元;而黑帮让他们什么都不要做,每周就能拿5000美元。
如果还能像现在这样,帮助黑帮查禁私酿酒厂打击竞争对手,每周至少收入一万美刀。
家人们谁懂啊,这不是十倍二十倍的收入差距,是百倍两百倍的差距。
良心?
那是什么东西,狗都不吃!
总之,芝加哥的禁酒探员不是变成了黑手党的狗,就是变成了爱尔兰帮的狗,也就罗根这厮还能吹得出口!
“说回正事,我想在太阳报上打酒吧的广告,你觉得怎么样?”
唐纳尔不想被罗根恶心了,赶紧转到正题上。
这自然不是说在报纸上直白地打什么“地下酒吧欢迎你”的广告。
他是想将地下酒吧改造为俱乐部,增加更多的现场表演,成为芝加哥人集娱乐和社交于一体的日常场所。
当然,这里面酒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