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这是个问句。”
“启尘…打开封尘?主公这意有所指啊。”
……
正当大家摩拳擦掌之时,只见韩庸排众而出,拿过大笔,昂首阔步走到另外一根玉柱之前。
众人见是韩庸,也都停止了议论,纷纷满含笑意的看着韩庸。
韩庸本是名门之后,其父韩馥更是历任御史中丞、冀州牧等高官。但韩庸却放弃了士族子弟一贯的路线,选择只身前往雁门关,为汉镇守边关。
可以说北军上下,韩庸是最早结识陈风的,早在陈雄在世之时,陈风与韩庸便有了过命的交情,此时由韩庸出面附和,在合适不过。
人群中,韩馥看着万众瞩目的韩庸,也是欣慰一笑,当年他极力反对韩庸前往边塞,甚至他已经做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准备。谁知这一切,都因为高台之上的那个男人改变了。
原本雁门关必败的一战,愣是给他打胜了。每当他想起当年雁门关一役,如果陈风败了,恐怕自己的儿子连同现在那些身居高位的北军将军,都已尸骨无存,如今又会有几人记得!
这一路行来,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韩庸在玉柱之前静立片刻,随后与高台之上的陈风相视一笑。挥手在玉柱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示”字。
山无棱可破长空,水至柔仍穿磐石;
志所向引吭高歌,再伴君一曲凌云。
笔落,诗成。
众人轻声朗读,文笔虽显通俗,但其意与陈风所作之诗遥相呼应,却也让人回味。
陈风高举酒杯,喝道:“愿诸君共踏风雷,再创辉煌!”
文武也一同举杯,齐声喝道:“愿伴主公高歌天下,一曲凌云!”
……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