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左老师和林老师在一旁话别。
因为林老师假期结束,她要带着晴天回市里上课了。
主要是左老师叮嘱林老师别在市里和阿婆村赶来赶去,好好工作休息,她还年轻得很,不需要林老师操那么大的心来照顾她。
艰难起早的方晴漾也在一旁点头,她会好好照顾姥姥的,让林老师安心回家。
送走林老师后,小洋房瞬间只剩下方晴漾和左老师,还有每天定时过来煮饭收拾卫生的煮饭阿姨秋阿姨。
方晴漾开始了她潇洒自在的度假生活。
其实和以前没什么区别,还是如往常那般宅在家里。
她倔强说是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需要一点点时间适应,才能去逛逛阿婆村。
左老师摸了摸她脑袋,知道她是一个人没兴致出去玩,于是拉着方晴漾搞起了晚间锻炼--在小洋房前面的平地散步打太极。
阿婆村夜晚月明星稀,凉风习习,确实是搞锻炼的好时间。
白天,方晴漾上午看姥姥给她推荐的神佛文学,吃完午饭后,就去太阳底下晒会儿太阳,然后再去午休。
这是她最近迷信的新活动,原本是下午看神佛志怪文学,但如此她晚上就要跑去和姥姥挤着睡。
后来她科学地改成上午看,科学地信仰中午阳气重可以驱散不干净的阴气,晒得人暖呼呼的,还有利于钙吸收。
顺便重新明亮她的魂火,那是她上午看书时一寸一寸黯淡下去的魂火。
下午则陪姥姥呆在书房继续学习。
日子乐哉得方晴漾都忘记度假的另一个目的——强身健体。
直到姥姥问起她准备好去看老中医了吗。
方晴漾顿时打了个颤栗。
还是没能躲过看中医吗?
还好姥姥是在早上问的,方晴漾觉得她的魂火才不至于被惊灭,吞吞吐吐说再等等。
姥姥当场又给了她一个噩耗,看中医需要爬山,有几千阶登山梯,照她们的速度,爬上去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方晴漾当天是在太阳底下午休的,她要借此驱散她拔凉拔凉的心间寒意。
上午要看的神佛文学也被她收起来,转而研究起积极心理学。
研究完后,方晴漾决定循序渐进。
她抱着姥姥大腿撒娇,商量着说先每天早上散步半个小时,身体能够接受这个强度的运动再说其他的。
她怕自己会累趴在登山梯上,导致上不得下不得。
姥姥点头答应。
于是姥姥早上又添加了一项运动——陪她孙女早上散步。
方晴漾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逐步添加运动量,终于在一周后能够坚持半个小时的爬山运动。
但她的体重仍没有增加,不过好在面色红润,不再苍白无力。
方晴漾对着镜子瞧了又瞧,很是满意。
她又用力曲起手肘,大臂上有一块小小的肱二头肌,她捏了捏,信心大增,于是爬登山梯看老中医终于提上日程。
但爬山是爬山,爬登山梯是爬登山梯。
那座低矮的小山丘山道平缓,而登山梯陡峭还不均匀,迈的步子时而一步长时而一步短,导致人无法稳住气息,也无法轻松地爬登山梯。
原本和她们一起登山的道士还有其他人早已不见身影,只剩她们二人还歇在路边的亭子里。
方晴漾努力爬阶梯,爬到一半就上气不接下气,便和姥姥在路边的亭子歇一会儿。
歇了老半天后。
起身时突然发现腿不受自己控制,一拐一拐的,差点扑倒在地。
方晴漾在姥姥的帮忙下,重新瘫坐到亭子石椅子,她望着上下都消失在转弯处的登山梯欲哭无泪,印证了那句上不得下不得的分析。
正在二人发愁时,登山梯上方突然走出一个人。
他拎着一包东西,一派轻松的下山。
方晴漾眨了眨眼睛,收回视线,假装出神地望着地面,然后默默强忍住腿上酸痛,慢慢挪动坐直身体。
正下山的从时野望见亭子里的祖孙两。
虽然一周没见面,但他没作犹豫地走近,向左老师打了个招呼。
左老师慈祥点头,诚恳地请求帮忙。
“可以麻烦你帮忙背漾漾下山吗?她爬山爬到一半脚崴了,我们两人这会下山有点困难。”
方晴漾感受到从时野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仍低着头不作言语,听着姥姥顾及她的面子找借口请人帮忙,心里酸酸的。
但她心里很怀疑这个不温柔不体贴的人会答应吗?
脚崴了应该会答应吧。
可是他好像不把女生的痛当一回事,也不把女生的不舒服当一回事。
毕竟她上次晕倒在沙发上,这个人从晴天狗爪下救出她后,只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