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代嫁和亲后逆袭了> 力挽狂澜回(二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力挽狂澜回(二十七)(2 / 3)

明白些:“京中世家接连落马,余者必定人心惶惶,从而对魏帅群起攻之。但是攻击也好,诋毁也罢,这世间能名正言顺处置魏帅的,只有一人。”

止水似乎明白了什么,写道:圣人。

“圣人忌惮魏帅多年,巴不得除掉这个心腹大患。可魏帅驻守河西多年,位高权重战功赫赫,于民间军中都颇有威望。若是圣人强行处置,玄甲军固然心不稳,民间亦会怨声载道——到时,这口残害忠良的黑锅会由谁来背?答案不言而喻。”

何菁菁眼底闪动着异样的光,毫不留情地道破何元微的如意算盘:“虽然不清楚他二人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是以何元微的手段,十有八九是以青砚为筹码,要挟魏帅将自己送到圣人手中,坐实圣人的昏庸之名,再挑动民愤营造舆论,最终将紫宸殿中的天子拉下马。”

止水听懂了,倒抽一口凉气。

“但魏帅也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如果我没猜错,他大约是将恒王的野心对圣人合盘托出,借这对天家兄弟的内斗争取转圜余地,”何菁菁将代表魏暄的干果握进手心,似冷笑似讥诮,“只不过,他这余地可不是为自己争取的,而是替青砚那小子……你说,这姓魏的心里除了家国社稷和袍泽血脉,还装得下什么?”

止水认认真真地比划道:还有你。

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何菁菁愣住了。

止水将不久前,发生在魏暄和崔绍之间的对话简单复述了一遍,然后不出所料地见到自家主子神色怔怔。

片刻前分析局势时,她脸上流动着一种异样的光,看起来像是锐意毕现的刀兵,但是现在,她目光闪动,似喜还嗔,有了当龄少女的妩媚之色。

“算那小子有良心,”她轻轻啐了口,“总算没凉薄到家。”

然而不过一瞬,她便收起了所有柔软的情绪,将注意力拉回眼前局势:“这场乱局的核心不在魏帅,而在青砚,他的处境决定了魏帅的下一步棋会如何走。”

“所以……这小子到底被藏哪了?”

何菁菁与魏暄都不认为何元微会直接将人扣在恒王府里,薛氏血脉是把柄亦是祸患,何元微不会授人以柄。

如此一来,青砚的下落就变得渺茫难寻,毕竟京城如此之大,想从中寻出一个人,与大海捞针没什么分别。

不过很快,何菁菁发现,魏暄似乎也不打算“捞针”。

这一年年关将近时,神启帝不知怎么想的,居然主动走出紫宸殿,并向文武百官宣告,要前往祈年殿告祭列祖列宗。

此举引来满朝疑虑,圣人自闭殿中已然成为常态,政事堂也习惯了天子缺席日常议事。但告祭祖宗是正理,没人能在明面上反驳,因此再不情愿,礼部也得尽心打点一应流程。

这其实并不难,因为章程本是有例可循。谁知这个原本绝不应该出纰漏的例行公事,到最后居然出了天大的岔子。

天子遇刺,举朝悚动。

那刺客显然事先摸清了告祭流程,不知怎地混进护卫天子的北衙禁军中,专门选中天子入殿拜祭、身边全无禁卫护持的时机下手。

那一击既准且毒,已然命中胸口要害,如果不是神启帝临出行前突发奇想,在厚重的衮服下罩了护心镜,而守在殿门口的魏暄第一时间发觉不对,及时掷出佩剑拦下刺客。

如今的大夏都不得不面对举国缟素的窘境。

逃过一劫的天子发下雷霆震怒,理由不单纯是因为险些丧命于刺客的刀刃之下,更因为刺客临走前丢下的一句话:薛家的血不会白流,总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句话昭示出刺客的身份——当年满门抄斩的薛府之中,有人侥幸活了下来,并且牢牢记住这份灭门之恨。

可以想见,脱险的神启帝有多恼火、多惊恐,他甚至顾不得追究护驾的禁军责任,直接越过政事堂发下天子中旨,勒令南北两衙禁军在都城之中搜寻薛家余孽下落。

来自紫宸殿的任何一道旨意都会引发风云动荡,何况天子遇刺的消息本就是石破天惊。没人愿意选在这个风急火燎的当口面对圣人的愤怒,一时间,连靖安侯抄没世家的动静都被强行压下。

恒王府邸,霍璇脚步匆忙地穿过长廊,又在书房门口猝然止步。相隔一道门帘,屋内传来若隐若现的抚琴声,那人清冽从容的话语裹挟在琴声中,不疾不徐地传出:“如何?”

霍璇单膝跪下:“圣人发下滔天之怒,严令封锁九门,彻查薛氏子下落。”

铮鸣的琴音盖住了两人对话,王府的主人低头调试着琴弦。那是一把极其古雅的琴,原是他为何菁菁精心准备的及笄礼之一,奈何那性情执拗的小公主看不上,转手送给靖安侯充作军饷,兜兜转转了一大圈,不知怎地又回到何元微手中。

“刺客果真是薛氏血脉?”

霍璇深深俯首:“属下无法确定……刺客来得突然,消失得也快,除了当时正在祈年殿中的圣人,没人与他打过照面,更无法确认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