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名士风流(2 / 4)

质疑我的毒技,但你不能质疑我看人的本领,尤其是风月之事。你自己不知道,一提起你的师妹,你眉眼含情,嘴角噙笑,不是春心荡漾,又是什么?!”

不容萧远反驳,唐云接着说:“大哥,你别急着否认,你只问你自己,若一日,不,若半日不见尊师妹,你是否就惦记?”

听唐云如此笃定,萧远也迟疑了,在唐云到来之前,他处理天机阁事务不过一个时辰,就记掛起李瑶早晨出门没带水囊。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他从来都是心无旁骛。

看着萧远神色迟疑,唐云大笑:“哈哈!大哥,你也有今日!”

院外传来马蹄声。李瑶回来了。

萧远叮嘱:“我天机阁阁主的身份,你休要在她面前提起。”

一个大大的不解写在唐云脸上。

两人走出房间。

李瑶下了马,披风横搭在马上。此刻,她背对着两人。虽然看不见她的脸,只这矫健的身姿、高挑婀娜的背影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她转过身,看到萧远旁边立着一人,中等身量,十八、九岁的年纪,猜测此人就是萧远口中的义弟唐云。

她取下帏帽,给两人行了揖礼:“我是李瑶,敢问您可是唐六公子?”她一身米黄衣裙,裙上缕缕绿色丝线,在秋日的艳阳下宛如一棵亭亭玉立的金镶玉竹,一株迎风盛开、娇艳无匹的绿云梅。墙角的那些菊花本来姹紫嫣红开得正盛,相形之下顿时没了颜色。

心跳似乎漏了一个节拍,唐云喃喃地说:“世上竟有如此佳人,”又对萧远说: “难怪大哥你身陷其中而不自知。”

萧远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唐云赶紧对着李瑶回礼:“正是不才在下。”

李瑶已经从萧远的嘴里知道了些唐云的脾性,也不见怪,一笑了之。

已近午时,李瑶说:“师兄,你和唐公子叙话,我去下厨。”

唐云瞪大了眼,赶紧拦住:“松州是我的地盘,怎么说也该让我尽地主之谊,哪里能劳李师妹的大驾。”萧远点点头:“也好。”李瑶便回屋梳洗。

看着李瑶离去的背影,唐云拿扇子挡住半边脸,凑在萧远耳边说:“如此神仙佳人,小弟怎忍心她下庖房,让她的纤纤玉指沾上阳春水。”

萧远微微一笑:“她除了习武,看书,剩下的爱好就是美食。你说她愿不愿意沾上阳春水。”

唐云愕然:“你不是说她是李卫公的孙女吗?李家可只有一位千金小姐。”

萧远说:“是啊,就是她。”

唐云叹了口气:“大哥,你真是暴殄天物。若我有这样的师妹,必定日日捧在手心精心呵护,不会像大哥你这般待她,还让她一个人出门。”

萧远说:“你不了解她,她虽是卫国公家的小姐,却不是养在花房的娇花,你若如此对待她,她必厌弃。”

唐云带两人去了一个叫“天外天”的酒肆。

松州城内,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城东向西流淌,在切过中心集市后,转往南去,从城南门左侧流出松州。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一座座竹楼,这些竹楼错落有致,居其间,远可观山近可赏水,非常惬意。“天外天”就是其中的一座。

松州之围既解,城内百姓生活如常。

唐云本诚心招待两人,听萧远说李瑶喜美食,点菜时十二分的精心。

巴蜀之人喜食麻辣,烹炒喜欢放黎椒(花椒)。萧远不是第一次来,早已习惯;李瑶初来松州时颇不适应,过了几天,便觉得这麻辣别有滋味,还说走时要带一些,待她回长安时也要让家里人尝一尝黎椒放到肉汤里的味道。

唐云原本担心李瑶吃不惯麻辣口味,谁知李瑶说:“不妨事!就是要尝尝地道的巴蜀菜肴,才不枉我来了松州一趟。”

她果然好美食。唐云和萧远相视一笑。

一道道菜肴陆陆续续端上桌。秘制牛肉,贝母炖鸡,手抓肉,洋芋糍粑,砂糖卷儿、洋芋汤圆、粉汤、酸菜鱼、穹锅馍馍……李瑶一道道品尝,赞不绝口。

唐云说,这家“天外天”的牛肉比别家的口味更好,因为制作过程中用的是汉源椒,这汉源椒油重粒大、色泽红润、芳香浓郁、香麻可口,是黎椒中的极品。因这汉源椒珍贵稀少,它家的秘制牛肉每日也只供应五份。

小二送来一瓶“巴蜀之春”。

唐云介绍,“巴蜀之春”产自汉州绵竹,主要由糯米、大米、玉米、小麦、高粱、水制成,而所用的水并非普通水源,乃高山雪水。虽然不如杜康美酒那般名扬天下,却也入口甘醇、芬芳隽永,故而也被选为大唐贡酒。

说罢,唐云先给李瑶倒上半盏,李瑶并不推辞。然后,唐云又给萧远和自己满上。

又说贝母炖鸡。松州居于高山河谷间,盛产虫草、松茸、贝母等名贵药材,贝母炖出的鸡肉细腻丝滑,鸡汤浓郁醇厚,芳香馥郁,入口有微微的苦味,而后味甘甜绵长,且有清肺散结、止咳功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