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师在飞机配合下,动用重炮轰击,摧毁了十几座碉堡,最后几个碉堡建在山岭上面,用花岗石建筑的,步兵炮打不穿,飞机炸不穿堡顶,重炮又运不上去,刘成良派出的一批批爆破手,都倒在了碉堡狙击手枪口下。最后冯安邦想出一个笨办法,在山下挖土再堆一座山,当新山与拉格岭山顶持平时,就可以把重炮架起来轰击了,这种做法花费时间太长,上报到司令部,狄雄批准了,于是调来几千名青壮难民,挖土堆山。苟宗伟一看,不能束手待擒,就组织了几次突围,全部失败了,刘成良用濠沟把拉格岭围死了。苟宗伟手下的马匪本来有五千多人,已经伤亡大半,只剩一千多人,为了节省粮食,苟宗伟下令把上千名重伤员和残疾者全都枪杀了。警备师也伤亡三千多人,好在后方又给他们补充了三千人。苟宗伟只能把救援的希望放在中岛云子身上了,吉田良三已经在前几天的枪战中被对方狙击手击毙了。
中岛云子道:“我们已经向驻屯军司令部发了三次电报,司令部解释说,由于黑龙会内部的敌方特工泄露了情报,支援的空军遭到黑旗军高射炮和空军的两次伏击,损失很大,暂时无力救援,不过因此抓到了黑党天津情报站站长茶景凤,天津情报站也被一网打尽。”
苟宗伟道:“我对什么天津情报站没什么兴趣,我只是佩服狄雄这家伙,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来送死,我们这几个月来至少击杀了他们三千人,居然还有这么多人继续进攻。还有飞机,他还在绥远的时候就开始造飞机了,他超前的眼光太厉害了,作为他的敌人,太痛苦了。”
中岛云子有些担心道:“我怎么觉得你越来越佩服他,如果他现在派人来劝降,你会不会接受,然后把我交给他们?”
苟宗伟道:“这不可能,他抢了本来属于我的女人白秀灵,我和他这辈子只能是敌人。”
张勋复辟失败后,讨逆军宣布取消帝制,恢复民国,段祺瑞凭借讨逆军总司令的名头和舆论宣传成了“再造共和”的英雄,而黎元洪则名声扫地,总统的位子是没脸面继续干了,不久就被段祺瑞派人赶到了法国租界。伴随着黎元洪的彻底下台,总统的位子由谁来做成了一大难题,这时,段祺瑞想到了身为副总统的冯华甫,和部下商议之后决定请冯华甫到北京干代理总统。
再说说冯华甫,此人与段祺瑞一样属于北洋三杰之一,外号“北洋之狗”,同样是小站练兵时期就跟随袁世凯的人,和段祺瑞早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但袁世凯死后,二人的关系开始急转直下,黎元洪当总统的时候,而冯华甫在南京,经常对段祺瑞唱反调,明争暗斗也是持续不断。为了对抗段祺瑞,冯华甫拉拢了北洋方面的中间势力,因此继任总统的呼声很高,而段祺瑞知道冯华甫的实力并不比自己弱多少,一旦交战自己也占不了便宜,还会导致北洋军的彻底分裂,所以即使段祺瑞再不喜欢冯华甫,还是得把总统的位子给他。
当然,段祺瑞敢让冯华甫当总统,也做好了自己的打算,如今的民国搞得是责任内阁制,总理的权力实际上超越了总统,这是袁世凯和段祺瑞乱改民国约法搞出的结果,冯华甫也得接受这个事实。另一方面,冯华甫的地盘和军队基本都在长江流域,在北京他也是没有根基的,把他叫到北京来也是容易对付的。
而冯华甫同样也对段祺瑞充满了忌惮,对于段祺瑞的多次邀请,他再三推辞,同时做好了长江三省的人事安排,不给段祺瑞干预的空间。同时,冯华甫在进京之前,又多次致电段祺瑞,提出了一大堆条件,双方不停的来回拉扯,直到七月底,冯华甫才正式带人前往北京,并在八月一日宣布就职,不久段祺瑞宣布北京政府对德国宣战,民国在一战后期正式参与了世界大战。
由于冯、段二人的资历相差不大,又都是北洋的元老,自然是谁也不服谁,因此二人爆发矛盾也是迟早的事。果然,没过多久,二人就因为西南军阀的问题爆发了第二次府院之争。
西南方面的势力主要由川、粤、桂、黔、滇五省组成,这五个地方基本都是地方军阀以及白星党的势力范围,属于北洋军阀鞭长莫及的地方,其中势力最强的当属滇、桂两系的军阀,现在的督军分别是云南的唐继尧和广西的陆荣廷,实际上,这些西南军阀也不是铁板一块,互相之间也会爆发冲突,但是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方面,倒是经常能达成一致。
先前张勋复辟的时候,将黎元洪的国会解散了,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张勋之后,他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引起了西南军阀的强烈反对,加上段祺瑞打算将白星党和南方军阀的议员们排除出新国会,这更加招致白星党的反感。八月下旬,白星党在广东召开会议,搞了一个“非常国会”,不久又提出了“护法”的理念,否认冯华甫和段祺瑞的北京政府,号召西南军阀进行北伐。
对于西南军阀的这些所作所为,段祺瑞自然是不能容忍,他早就看这些西南军阀不爽了,现在西南方面给了借口,他更加坚定了剿灭他们的决心。但冯华甫却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还在南京的时候,早就与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