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叛叔父> 出皇都(廿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出皇都(廿二)(1 / 2)

第138章出皇都(廿二)

庾祺正要答话,嫔笙那纤长的手却抬起来朝他身后的九鲤一指,“让这丫头说,她既随你进宫查案,想是有些本事,倘或有什么线索,她也该看得出来。”九鲤向旁看沈荃,见沈荃朝她暗暗使了个眼色,只得上前福身,“回贵妃娘娘的话,那园子早叫人收拾过了,连土都翻了一遍,就是有什么线索,眼下也找不到了。”

不想嬉笙脸色一冷,斜上眼来,“你的意思,是嫌收拾的宫人多事,还是觉得有人刻意破坏现场,阻扰查案?”

此言一出,庾祺沈荃皆有些惊恐,暗中忙看九鲤。九鲤虽也慌张,倒很快镇静下来,窥一眼棺笙的凌厉的脸色,愈发觉得这陈贵妃是做贼心虚。这话可不敢说,她只将双膝一软,跪到地上连声分辨,“民女不敢有这个意思!民女再不懂规矩也明白,这后宫之中,多少贵人娘娘住着,哪能见得那些血吸死人的不吉利的东西?自然先收拾了要紧。这里没线索,还可以到宫外查验尸体,请娘娘放心,一定会有别的发现!”

她这一跪,陈贵妃方懊悔性急,又化开微笑朝左右骏唆,“瞧我把这姑娘吓得,快搀起来。”

待九鲤起身,稍显和颜悦色道:“你是民间来的,得皇上特许在宫中走动,我方才不过是想提醒提醒你,可别说话得罪了人,这宫里头可不只我一个姐娘,再者说,那些宫女太监也不好惹,宫女闹出人命,谁不是人心惶惶,都怕怀疑到自己头上,恐怕他们听了多心。”

九鲤忙垂首认错,“民女不会说话,请娘娘责罚。”“这就言重了。”

说着,嫔笙朝边上伸出胳膊,那宫女蕴儿忙托着她的胳膊将她从凳上抚起来,一个小太监接过汤婆子,另一个宫女替她戴上暖袖套,九鲤见她这架势是要走,忙站到一旁去。

她笼着白狐狸毛暖袖搭在腹前,要走时,又瞥着庾祺,“听说你原是个大夫,极擅验尸,比仵作还厉害?可惜这回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姝嫱的尸体早叫她宫外的父母接走了,如今只怕都回了家乡入土为安了,你若要瞧,我叫人去她家乡,再把她的尸体刨出来送到京城。”庾祺微微抬起额头,看见她稍有些得意的侧脸。他只得将眼波一转,垂下头,澹然道:“那些话都是旁人客气,草民愧不敢当。既然先前有仵作验过,草民只看案卷便是,不敢惊扰死者,更不敢劳烦娘娘。”嬉笙转动脖子斜他一眼,慢慢点一点头,方款步出亭,一双半高底的绣鞋踩得雪沙沙作响,那声音像在人心里,使人在岑寂中微觉不安。隔会她朝身后瞥一眼,蕴儿立时上前,她凝着眼低声问道:“那个顺子回宫没有?”

蕴儿摇头,“顺子痢疾初愈,刻漏房管事的公公怕他没好完再过了病气给人,特许他在胡同里多歇几日。”

“一会打发个人去告诉陈嘉一声,务必要管好这个顺子的嘴。”蕴儿又凑近了些,“娘娘要是不放心,不如让这个顺子永远开不了口。”嫔笙斜她一眼,“不好,皇上刚命这个无官无职的庾祺来查此案,就是要对百官以示公允,这个节骨眼上要是证人死了,皇上少不得会疑心到咱们陈家头上。”

“娘娘虑得是,即便他不死,他的口也开不了,他的爹娘已被二爷接上京押起来了,就是再借他几个胆他也不敢乱说话。”馆笙默然走到路径蜿蜒处,扭头一看,亭子里早没了人,循路望去,见三人的背影是朝着青鸟阁那头去了。

皇上这时候许了这庾祺如此大的特权,还叫沈荃亲陪,到底是相信昭王清白,还是做给百官看?真是叫人愈发难揣摩。那厢沈荃领着庾祺九鲤到青鸟阁转了一圈后,便叫小太监送二人出宫,一面折去玉乾宫回禀周颢。周颢正在殿内关着门与一班大臣议事,仔细一听,像又是为立太子的事。

因近年龙体欠安,朝中大臣急于早立国本,未免宫内宫外动荡不安。自从陈贵妃之子出生后,皇上膝下有了一亲生皇子,原来支持昭王之人自然不敢再直言立昭王为太子,不过每逢有人提议册立小皇子之时,这班人多以天命太重而皇子年幼,早早册立太子,只怕有损金体为由反对,况朝堂早有议论,先皇太子原本年幼时生龙活虎,正是自册立为皇太子后才日渐孱弱多病,焉知不是天命太重之故?

众大臣相争一年,倒是二位国舅道:“皇子年幼,皇上正值年富力强,将来不知还会生下多少位皇子,到时候从中挑一位经纬天地之才,这才是朝廷之福,苍生之福。”

好听话自然是如此说,可谁不知道皇上龙体有恙,又是四十多岁,将来即便还能生,谁能说得准到底是公主还是皇子?就算得了位皇子,比眼下四皇子又要小几岁,算来算去,这皇太子之位多半都是四皇子的,所以两位国舅爷自然可以把话说得冠冕堂皇。横竖因两位国舅爷这话,此事搁置了两三月未议,谁知眼下却因姝嫱被害一案又被大臣提在口里。

内中有人道:“此案诸多蹊跷,依臣之见,终是为太子之位有人心乱不定,生此毒计陷害昭王!当年先帝在位时曾有明旨,将昭王过继给皇上为子,先帝曾说,平王论公,是为国而战,为私,皇上当年是皇太子,平王是为手足而战,太子当以平王之子为亲子。皇上,此刻昭王被冤,案情不明,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