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其实很简单,只要他写出一个大概的稿子,模拟面板就能给他弄出一个完美的剧本出来。
只是在选择华夏王朝这方面,让他有点犹豫不决。
“汉唐汉唐,程胜,不如拍个汉朝或者三国?”韩三爷考虑了下说道。
其实他是倾向于三国,因为三国受众广,还能借鉴以往的三国影视作品。
汉朝,三国嘛!
程胜心中沉思一番。
拍汉朝电影,那就不能忽视汉武大帝,但汉武大帝的战争戏真的不太好拍摄。
因为民族友好关系,很多事情都不能明着来,毕竟会破坏民族团结。
2001年黄小名拍过《大汉天子》电视剧,这部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初为太子时空有抱负但没有实权,他结交了张汤、灌夫、李陵、郭舍人等有志青年,自称为“太子党”。
窦太后为维护窦氏家族利益企图废太子立梁王,刘彻孤立无援,宫内只有姐姐平阳公主真心待他。
在“太子党”众多朋友和东方朔的帮助下,刘彻终于成为了汉武帝的故事。
在2002年播出的时候,这部剧是火爆异常,第二部一经推出,就被‘八大电视台’高价购得夷州首播权,在京城播出也引起了超乎寻常的强烈反响。
可就算《大汉天子》再如此火爆,但有些方面还是很欠缺,特别是对外战争戏码,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显露几个画面就可以。
现实中维护民族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于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程胜如果要拍汉武帝,那么战争戏和某些不当言论就不能拍,但这就破坏剧情的完整性。
所以,拍摄汉武帝其实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如果真要选,那么三国其实是好题材。
可想拍好三国太难了。
毕竟三国题材差不多拍烂了,想玩出新花样必须下大本钱。
“三国。”程胜最终还是决定拍三国。
别人玩不出新花样,但程胜则不同,有模拟面板支持,他在剧本方面就不是问题,甚至还一比一还原当时的历史。
“三国嘛!那你是想拍摄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韩三爷问道。
“我喜欢的那波澜壮阔历史,可不是喜欢小说。”
程胜笑着道。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国志》是正史而《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二者在文献性质、内容真实度和创作目的上存在本质区别。
前者为西晋陈寿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后者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小说。
现代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甚至大部分人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历史,但真正懂得历史的人,却不会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
罗贯中受宋元民间文化影响,强化“尊刘贬曹“倾向,塑造蜀汉集团的英雄群像。
可正史中,曹魏才是正统。
程胜想还原真正的三国,让国人都认识到,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三国志才是真正的历史。
“程胜,这样拍的话,你有没有考虑观众想法?”
韩三爷也清楚三国演义在当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我才要拍三国志,让大家都明白,三国演义只是小说。”程胜笑着道。
见程胜不想改变,韩三爷没再劝,而是另起话题:“程胜,你打算怎么拍?中影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
“我想从黄巾起义开始,这也是三国的开始。”
“至于帮助,我希望韩总能在设备、胶片,甚至资金上给与支持。”
拍三国电影,很多人喜欢拍摄赤壁,因为这个知名度高。
在另一个记忆中,香江导演吴白鸽就拍过一部赤壁的电影。
但这部电影实在……程胜都不知道怎么去评价。
拍赤壁之战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居然是和平!
这是想干什么?
三国是什么时代,那可是年年战争,就是没有和平。
平心而论,大牌云集的电影,好看的有,但烂片更多。
在《赤壁》里,集结了诸如梁朝尾、金城污、张振、张峰义、林志林、胡俊、某赵等明星,最后的结果是,为了让明星有头有脸,虚构了很多历史故事,让很多的不合理与戏谑藏在了历史大背景中,这不是赤壁故事,这是编剧脑子里的古怪故事。
特别是程胜从另一个记忆中看到志林姐姐一句‘萌萌,站起来。’
他都差点没有被电到了。
这是正经的历史电影嘛?
真是槽点满满。
特别是结局更是令人震惊。
在大战前夕,为了孙刘联军,小乔慷慨去曹营,用美色勾住爱慕自己的曹操,终于,他的老公周瑜等来了东风。
最后,和历史一样孙刘取得了胜利。
没有小乔找曹操聊天,死的会是孙刘联军。
这一伟大的畅想,让罗贯中和陈寿都要吓死。
程胜看到这里,差点没有心梗死。
曹操攻打江东是为了小乔?
这个梗也太大了。
作为中国人,熟悉三国故事的人很多,而《赤壁》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