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如果王凌组建一个九挺制的重机枪连的话,就可以得到三套高射枪架,把它们集中到某一个排里,就可以在不影响阵地火力密度的情况下,使营一级的部队获得难得的防空火力——1000米的射程,足以应对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低空威胁了,毕竟他们飞的都不像后世那么快。
其实高射机枪最好的选择是老干妈和德什卡,但是这两种枪都太重了,老干妈的全重将近六十公斤,跟82mm迫击炮的重量差不多,营级部队勉强装备个一两挺还行,多了就够呛了,而德什卡虽然威力可以称为世界第一,但是的全重达到了140公斤,简直就是无载具步兵的噩梦!
国内的部队哪怕再过二十年(以此时间为限),也达不到鹰酱一个步兵师没有一双脚板走路的程度,所以营一级的部队的装备还是轻一点的好。
总的来说,二四式重机枪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而且装备很广泛,使用过的人很多,招起人来也比较轻松。
所以,自然而然的,这款武器被王凌纳入了部队制式武器清单了!
……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
“还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七啾喀嚓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
嘹亮的歌声惊醒了禅达的早晨。
时间已经是十月下旬,此时已经是部队整训的第六天了,每天早上的晨跑也已经持续了五天,禅达人居然已经习惯了这般的喧嚣,并隐隐的感到一阵心安。
是啊,谁能拒绝驻扎在自己身边的部队是一支纪律严明、公平交易、不扰民的部队呢,至少在新来的王团座把城里的溃兵都给整编了之后,溃兵抢夺禅达居民的事情已经绝迹,几个死性不改的,也被王团座逮捕后交给了保安团,然后被保安团在县衙门口就地正法、明正典刑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王凌现在是团座了——滇西独立团上校团座,授铨述陆军上尉军衔。
又是上校团长,又是陆军上尉军衔的,听着就很乱,但这其实又涉及到果军军衔制度的另一大特色——职务军衔和铨叙军衔。
这两种军衔的诞生,自然是源于果军内部的派系林立,以至于到了遍地都是将军的地步,为了统一全国的军衔制度,这两种军衔制度也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部队整编而被普及开来。
铨叙军衔由国民政府主席签发委任状,属于终身荣誉,需通过铨叙厅严格审核(考虑资历、学历、战功等),晋升或剥夺都需要遵从一定的法律程序,铨叙军衔决定军人社会地位、终身福利(如退役待遇),行文格式为“军种+军衔”(如陆军少将、海军代将)格式。
职务军衔由那位常大队长直接签发任职令,临时授予军衔以匹配当前职务(如少将旅长、中将师长),该军衔随职务变动自动调整,职务军衔仅用于作战指挥便利,行文需标注部队番号和职务)如陆军第74军中将副军长),实际待遇可能低于职务军衔(如铨叙仅为上校却佩戴中将衔)。
以王凌为例,铨叙陆军上尉是他的铨叙军衔,也就是与他实际的资历相匹配的、在国防部备过案的军衔,不管他以后被调到哪里,陆军上尉都是跟随着他的军衔;
而滇西独立团则是他的军衔,也就是他在滇西独立团里就可以佩戴上校军衔标志,担任团长职务,但只要他离开这个部队被调到其他部门,那他就不再是上校军官了。
不过这样分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说明他和他的滇西独立团被划归到了中央军嫡系部队的序列里面——因为从7.7事变之后,除了一些嫡系部队和特殊部门之外,铨叙军衔的授予都被暂停了,一律只使用职务军衔。
这也加剧了果军军衔的混乱,以至于很难从一名军官的领章上来区别职务的高低——中将旅长、中将师长、中将军长、中将集团军总司令、中将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挂的都是中将军衔标准,你让人怎么区分。
这也是果军内部中将军衔极度混乱的原因之一。
而王凌收拢、整训的这些溃兵部队也有了一个正式的番号:陆军滇西独立团。
那几个有肉吃还抢劫民众的,按军法应该枪毙的,但是王凌毕竟没有杀过人,实在动不了这个手,于是就把人交给了禅达保安团,让他们按军法办事,剩下的就不用告诉他了。
没办法,王大团座心善,听不得这些消息。
说回王凌的新番号,他的这个团有四个营的正式编制,还有守备滇西地方的职责,但一点技术兵种编制和人员都没有,就是一个大号的纯步兵团。
不仅如此,上面也就仅仅只是给了一个番号而已,军费、武器、物资等补充一点没给,王凌还是用自己从系统商城里买来的武器装备物资来冒充上面拨下来的物资,以此来安大家的心,告诉大家咱们师是嫡系,不是杂牌军。
不过也无所谓了,王凌本来也没指望上面能给予什么帮助,把他的番号和身份问题解决了就行了,免得自己在禅达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却还是只是个黑户。
其他的东西,有系统傍身的王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