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都不关心的——只要上了战场,那鬼子、伪军啥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和补给,足以支撑他的部队越打越强、越打越多。
系统才是王凌真正的底气,要是没有系统支撑着他,估计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
两天前,也就是任务的完成期限的那一天,王凌已经把全禅达城里的溃兵都给包圆了——他原本以为有两三千就已经很多了,没想到最后统计得到的总数居然是四千三百人。
得益于王凌搞出来的大动作,除了一些老兵油子之外,绝大多数的溃兵都纷纷加入了王凌的麾下。
最后一统计,共得四千一百三十八人!
那些没被吸收进来的,要么是抽大烟的,要么就是老油条子,就算是送给王凌,王凌也是不稀得要的。
其中校官有两名,尉官有二十一名,士官三百二十七名,士兵三千七百八十八名,一共获得了44030点积分,完成任务后奖励翻倍,所以一共获得了88060点积分——这已经足够王凌武装起二十九个步兵连。
如果王凌只想组建一个纯粹的步兵师的话,这些积分已经够他武装起一个标准的三团制师了。
而就在所有四千余人全部登记完毕、完成了一次晨跑锻炼之后,系统的提示如期而至,告知他任务完成、奖励发放。
然后,就在当天吃完午饭的时候,一辆挂着军牌的汉斯产越野车开进了禅达城,穿过人群来到了临时驻地的门前停下,下来了一位挂着中校军衔的军官。
“请问哪一位是王凌长官?”中校走进院子,问道:“我是军政部的冯余,有关于您的任命要宣布!”
正在和关兴、林译等人商议部队整合训练和驻地搬迁的王凌闻言抬起头来,看着对方的样子,知道自己的番号来了!
说到关兴,王凌其实怎么也没想到小小的一座禅达城里居然还藏着一位在高卢军校留过学的大才,要不是对方因为失去了一只手臂而被迫回到禅达老家担任保安团职务,王凌觉得自己是怎么着也不可能招募到这样的大才的。
关兴,今年三十岁,禅达本地人,他就是剧里用大海碗给龙文章和迷龙倒酒的那位士绅的儿子,十八岁的时候进入高卢圣西尔军校学习,可以说是那位“畅通无阻”将军的校友了。
不过关兴二十二岁军校毕业之后就回国加入了滇军,从少尉排长一路干到了团参谋长,然后在禹王山上丢掉了左臂,负伤回乡。
但关兴在禅达也没有闲着,因为他身上还挂着中校的军衔,加上自家又是滇西这一片的大户,所以禅达县长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聘请他担任保安团的教习,连续训练出了两个较有战斗力的保安团出来,被滇军给吸收进正规军编制里了。
不知道为什么在电视剧里没有出现过,王凌猜测可能是重新加入了滇军,然后陨落在了野人山吧。
本来关兴也是想整合一下禅达城里的这些溃兵的,但是一个是受限于身份,另一个则是搞不来那么多的物资,所以就把这个时期给耽搁了下来。
因此在得知了王凌在整顿禅达溃兵的时候就好奇的凑上去看了看,看到王凌整军整的焦头烂额的就小小的显露了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后王凌一下子就被这个一只手还能画出一手漂亮的图上作业的人给吸引了。
然后……就被王凌给缠上了。
一番死缠烂打之后,关兴终于答应加入王凌的部队,成为了他的参谋长,王凌也直接命令下去,关兴说的话就等同于是他说的话,给了关兴“二把手”的位子。
关兴的加入,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就是王凌收到了禅达乡绅们凑凑送来的一份劳军慰问,不多,也就二百套军装、两千斤糙米和两头猪,但却是王凌第一次收到来自地方的慰问,这意味至少在禅达这地方,他也算是融入进去了,自然意义非凡。
第二个则是王凌有了自己的房子,说来也巧,正是剧里迷龙耍赖搞来的那套房子,一套典型的白族二进二层四合院,总计有大小二十一个房间,足以承载四世同堂了。这套院子其实是关兴卖给他的,友情价只要一百块大洋就能轻松拿下,而且还允许王凌分期付款,可谓是便宜到了极致。
最后一个好处则是给部队找到了一个新的驻地——禅达南城外一座附带了三十亩荒地的庄园,整片庄园都被用篱笆给圈了起来,正中的主宅是一座三进的白族二层四合院。
王凌去那里看过,是个挺好的地方,主宅可以直接当指挥部使用,三十亩荒地可以建设成营地,足以驻扎一个团的部队。
任命到来的时候,王凌和关兴、林译等人在那商量的,就是找人建设营地然后搬迁过去的事情,然后就等来了冯余。
王凌来到冯余的面前:“冯中校你好,我就是王凌!”
“长官好!”
冯余的一个敬礼让王凌一惊,赶紧回礼,然后道:“你我都是中校军衔,怎么能称呼我为长官呢!”
“长官已经被上峰任命为团长,一声长官自然是称得上的!”冯余先是笑着说了一声,然后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个文件夹,打开来念道:“军事委员会委任状!”
院子里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