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都市言情>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815章 宝钞与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5章 宝钞与银子(3 / 4)

上前,

去拿银子的是长兴侯耿炳文,连带着耿家的一份也拿着。

出乎意料的是,他也要了部分宝钞,两万两银子。

等他回到队伍,武定侯郭英诧异地发问:

“是有什么事吗?”

耿炳文摇了摇头:

“不知道但稳妥一点总没错。”

郭英哑然失笑,对于自己这位多年好友一阵无言,

似乎因为战阵中习惯了防御,

在平日里也总是走一步看三步,处处迟暮。

郭英不再搭理他,而是转身来到了陆云逸所在的角落,直接发问:

“小子,为什么要宝钞,有什么深意?”

“嗯?”陆云逸有些茫然,而后笑着解释:

“武定侯爷,朝廷所发行的钱就是宝钞,

银子明文规定不能在市面流通,

末将拿了钱准备立刻,不拿宝钞拿什么?”

郭英脸色有些古怪,觉得陆云逸这小子无利不起早,便压低声音问:

“你与我老实说实话,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侯爷,您整日在武英殿门口站着,卑职的消息怎么可能比您灵通?

卑职只是觉得,作为朝堂官员,

若是我等都不信任宝钞,这宝钞在民间还有个好?”

“只有这个?”

陆云逸连连点头:“真的。”

武定侯郭英脸色复杂地看着陆云逸,

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是一种不被牵绊的自由。

他摇头叹气:

“你啊.这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病,要多为家中考虑考虑,

你也有夫人,也有亲族,不能总是孑然一身。

这宝钞啊,不如银子.

银子能在家中放几十年,宝钞放个几年就要发霉了,何必呢?”

陆云逸笑了笑:

“侯爷,这笔钱卑职真的准备,

卑职与人合作了开了一个商行,恰好银钱紧张,这不赶上分红,正好拿去。”

“是大工坊那个铺子?”武定侯郭英脸色古怪。

陆云逸点了点头:

“是与妙音坊的木掌柜一同开的,准备卖一些好物件。”

郭英一听妙音坊,脸色几经变幻,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妙音坊那地方有些复杂,对了,宋纳那个孙女是好女子,也是大家闺秀,有空多去看看她。”

陆云逸一愣,旋即笑了起来:

“是,侯爷。”

等郭英走后,陆云逸轻笑一声,眼窝深邃,

像这等根基深厚的开国勋贵,对于妙音坊的底细不可能不清楚。

郭英这一番话,已经几乎是在明示木静荷不简单。

不过无妨,要的就是不简单。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之上,

专注地批阅着奏章,殿内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脚步轻快却又不失稳重。

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沉稳,不疾不徐:

“陛下,应天商行今日召开了股东大会,分红一事已尘埃落定。”

朱元璋手中的笔一顿,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将奏章放在一旁:

“怎么样了?”

太监连忙将手中文书恭敬呈上。

朱元璋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文书,迅速看了一遍,轻轻一笑:

“这商行果然是个好生意,一年就能赚这么多银子。”

说罢,他将文书递给一旁凑过来的朱标:

“给给给,眼珠子都要钻进去了。”

朱标只是笑了笑,也不见外,立刻打开查看,很快他开口道:

“父皇,这等生意,是一本万利之举啊。

不仅能赚钱,还能带动京畿村落,还能修路,

儿臣上一次出去闲逛,

能明显感到入城的村民多了,想来是手中终于有了钱财。”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如今各部衙门都在暗地里埋怨朕不让他们开工坊、商行,不让他们赚钱。

可若他们的工坊也能让百姓有活可干,赚几个钱又算得了什么?

商本逐利,亦能为公。

只可惜.许多朝臣都不懂这个道理啊,还不如一个年轻人。”

朱标眼睛一闪,说道:

“父皇,陆云逸是北方人,

他真的希望国朝强大,要不然.北方又会沦为鞑虏之地。”

“嗯这次分红,他主动选择拿宝钞,看来是知道宝钞重要。”

朱标思索片刻,说道:

“父皇,如今民间对于宝钞多有抵制,

一些朝臣也不明事理,跟着起哄,

陆云逸此举,不论如何,都表明了态度,极好!”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宝钞就是大明钱财的根,若是朝廷没了宝钞,转而用银子,那这天下还是朝廷说得算吗?

那些权贵、地主豪绅,哪个地窟里没有存银,朝廷这点银子怎么比得过他们?”

“父皇英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