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辅佐皇子协,你支持不支持
然而这些年,随着大汉帝国自己的日子都要过不下去,补贴和军饷自然也很难到位,补贴减少了,征发却因为频发的战乱反而变多。最终,这次当匈奴单于羌渠派遣其子于夫罗随刘虞出征后,匈奴休屠各胡等诸部反叛,率众数万人,寇略周边郡县。
这次,吕布也坐不住了。
之前吕布可是在这些并州关外的边郡外加上郡、西河,前后搞了近二十万移民,这都是吕布的基本盘啊,这要是让匈奴都给砍了还得了?
而且,并州边郡及上郡、西河郡一带包括河套,南临三辅,也是吕布和荀攸策划要搞府兵区的地方,这地方如果不能控制,整个三辅都不会安全,武举府兵制也搞不成了。为了自己将来的计划,也不能让这些外郡现在就丢了。
于是,他在朝堂上起身请战道:
“边郡这两年开垦了新的农田,好不容易才逐渐稳定下来,不容有失。
请陛下以我为将,发凉州、并州之兵,平定叛乱!”
“好了,吕爱卿你坐下!”刘宏再次回绝了吕布出兵的请求。“吕爱卿想为国分忧,朕能理解,但你身为太尉,也不必何事都亲自出马。
朕也想好了,让皇甫嵩与董卓前去平叛,他们两位,吕爱卿信不过吗?”
“这一一自然是信得过的。”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历史上的南匈奴叛乱,汉朝根本没有能力去平定,因为主力都在西边应对羌乱,加上幽州也在叛乱,并州就真的没人手去管了,只能任由其自生自灭。到最后,这些边郡也确实就丢了,直到魏晋,中原王朝也没能再恢复对河套的控制。而后南匈奴便有不少人与盗贼联合,又为中原制造了数不尽的混乱。而这个世界线上,凉州的战事已经结束,那并州的叛乱该平还是应该平的。
但刘宏还是不打算派出吕布,按常理说,吕布本身就生于并州塞外,又这么能打,在当地招募些多年跟随他打仗的百战老兵,攻灭这些南匈奴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刘宏认为,南匈奴固然善于骑射,但装备落后于汉朝,也没有之前汉羌联合叛乱中的叛军能打。这种时候,与其让吕布再歼灭这些匈奴人拿下更多军功,不如让其他凉州将领起势,以改变如今关西将领中吕布一家独大的局面。
说来刘宏当年也挺后悔因为宦官一时的构陷就把皇甫嵩撤换的,于是这次,他还是优先给了皇甫嵩机于是,刘宏以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兵两万人,前去平叛。
话说回来,张温之前虽然错过了平定凉州叛军的机会,把叛乱的功劳让给了吕布,但董卓却因为美阳之战的胜利,切实的拜前将军,封斄乡侯,也算是满足了他过去的夙愿。
只不过,此时的董卓已经不同于过去,之前对张温的恨意,让他早已对汉朝廷失望,并且也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计划。被任命大将军时,董卓回了一次朝,看到刘宏的身体状况,他判断这两年朝中会有大变故,此时抓住兵权,视情况能割据一方的可能性并不小,因此他对兵权也愈加渴望。
实际上,在张温回朝后,董卓一直在槐里附近屯兵,手下足有三万人。他不愿意放下兵权,而刘宏也真就没有急着召他回京,放下兵权,而是就这样允许他一直以前将军的身份在三辅屯驻。
至于原因,刘宏没有明说,吕布却是知道的。刘宏在防吕布,防止有一天吕布因为什么事,突然靠自己的威望掀起旧将在凉州卷起叛乱,因此才派董卓驻扎在三辅,这样即便凉州出现叛乱,董卓也能暂时保住三辅不失。
尽管很多人眼里,吕布与董卓关系密切,但刘宏心里却知道,董卓是个野心和物欲都很强的人,他和吕布如今都有自己的一派山头,而吕布势力略大于董卓。且两人虽然都是关西派系的将领,但从将领到手下,两边的风格截然相反。
吕布以信成军,依靠公正的法度和平时的教化,以及有信义的赏罚来吸引有志施展才能得将领,而董卓则依靠大量散财,要求士兵对自己无限度的忠诚。
在如今的形势下,董卓是不可能在吕布叛乱时乖乖成为吕布下属的,他想这么干,他的手下也不允许。董卓要就算真要反叛朝廷,也是他自己带头反叛,其必不可能甘心成为吕布的臣属,反而会借此机会寻求立功晋升。
但有皇甫嵩和吕布在,董卓也不敢单独反叛朝廷,这就形成了权力制衡,不得不说刘宏虽然没有中兴的理想,但玩权术制衡是真的有一手的。
只不过,擅长玩弄权术的刘宏,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咳咳!!”
在征讨南匈奴叛军后不久的一次朝会上,刘宏咳嗽了几声,他捂着嘴的手从嘴上放下时,手上的血丝被群臣看在眼里。
“陛下!”
“没事,最近朕身体抱恙,但并无大碍,让诸位爱卿担心了。”
刘宏在嘴上当然要这么说,因为他不能让官员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实际上,多年以前,刘宏就感觉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身体也日渐衰弱,虽然最近更是连在后宫淫乱,都没有以前那般雄壮了。刘宏虽然请医生开了补药,但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