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鲁阳之战(1 / 3)

第一百七十四章鲁阳之战

但这是在对方很弱的情况下,真若是有心算无心,那么第一招他就死了,哪有什么机会让他事后挽回。因此,我作如下部署一”

吕布的部署其实很简单。

从鲁阳到雒阳,二百五十里路,骑兵奔袭虽然原则上是一天一百里左右为多,但如果真的不计代价,二百五十里路是完全可以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

这和当初吕布突袭和连时,情况也不一样,当时吕布是以少打多,不敢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用尽马力,但现在的吕布不一样,他有两万人,孙坚也有两万人,为了战斗的先机,吕布觉得即便马力用尽,也无所谓。之前吕布已经从董卓那里得到消息,鲁阳之外,能看到孙坚的大量营帐。

这不难理解,对于鲁阳这样的县城而言,里面空间本来就不大,这里无非是一些商人和附近的农民用来交易或提防盗贼而建立的城池。

两万人的营帐,放在这种小县城中会过于拥挤,连城内道路都难以通行。

尽管若真的是打算防备敌军大军的强攻,那么也并非没有办法让着两万人都进入城中驻守,但在孙坚看来,此时他才是打算进攻董卓的一方。

全力准备进攻的一方是不用过多顾忌防守的,让士兵们过得舒服一些,等打仗的时候就能拼尽全力。尽管董卓的探子也并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但通过询问一些细节,吕布大致能判断出孙坚其实并没有对董卓的突袭做出准备。

那么计划就显而易见了。

这天,确定完计划之后,吕布命全军休整,而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吕布便命全军立刻向南离开雒阳,向鲁阳奔袭。

吕布兵大谷关后,前方就是南阳盆地一马平川的平原,吕布骑着战马,与士兵们片刻不停的向前赶去。一天,一夜……

吕布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也对马具,防具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使得人坐在马上更加舒适,手中的长兵器也更为趁手。

但吕布却并没有搞过重骑兵这种东西,在冲锋时,有时间的话会给马的正面套上一层皮革甲,但没时间也可以不带。

在这个时代,吕布毫无疑问是最善于使用冲击骑兵的将领,但他对冲击骑兵的理解,是在于其机动性,而非冲击力本身。当步兵结阵后,非要去搞人马具甲的重骑兵突阵,那是不怕死的莽夫才搞出来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对方正面不好冲,比起去提升冲击,不如在战略上寻找敌人的薄弱之处,而抓住敌方弱点,最需要的就是机动性,这也是战马最大的作用。

对一支军队来说,不分昼夜的奔袭,自然是一件极其考验意志力的事情。但对生长在并州,曾经深入大漠斩杀檀石槐的吕布而言,他的部队长途奔袭本就是必修课。

相对于当初二十天两千里的奔袭,吕布觉得着一天一夜二百五十里,反倒算不上什么困难。太阳下山,又升起,吕布虽然有些犯困,但当看到前方营帐与城池的那一刻,无论他还是他的战友们,都立刻来了精神。

第二天天明后不久,正在城外的营帐处和部将们饮酒的孙坚,突然被城北隆隆的马蹄声惊得僵住了拿着酒碗的手臂。

孙坚抬起头来,才看到军中举起的秦字大旗。

那是吕布的军队,他是秦王,故而将秦字挂在军旗之上,在看到这军旗举起之刻,孙坚全军都乱了阵脚。

吕布并不知道孙坚在和谁喝酒。

除了黄盖、程普这几个孙坚的亲信外,孙坚交谈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长史,打算派去找宛城的袁术催粮。

另一个是探子,他是雒阳的密探,特来告诉孙坚,吕布带兵已经到了雒阳,让孙坚一定小心。孙坚此时表情僵硬,他询问使者:“这消息,你拖了几天?”

“回将军,我一天都没拖,前天下午吕布进雒阳,我当晚趁夜混出城,一路虽然不算舍命狂奔,但也没有拖延,就在昨天半夜才给将军报信啊!”

没错,也就不到半天时间,探子半夜抵达,吕布军是次日早上。

实际上,城内不乏内鬼会将董卓的动向带给附近的诸侯联军,毕竟董卓本身就不受士人待见,最近又做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

孙坚缺乏防备,其实也不能全怪他,毕竟自从起兵以来,雒阳城中董卓的情报对孙坚他们而言基本是单项透明的。如果董卓在朝廷上提出要进攻诸侯联盟,那么一般当军队开拔之前,诸侯就能先收到内鬼的情报。

但吕布的这一手,却完全出乎了孙坚的意料。

就包括这个信使也一样,他看到吕布来了,并开始照常扎营,是估计着吕布也打算休整,等待董卓的进一步命令。

因为不是什么紧迫消息,他半夜进城到达孙坚营中,也没有叫醒孙坚,紧急汇报,毕竟这只是吕布到达雒阳,而非发起进攻的情报,看起来也不紧急,等孙坚睡醒再议也来得及。

但没人想到,等睡醒的时候,吕布大军追着这个消息就来了。

首先到来的,是关羽和张辽,他们各带一营八百凉州兵,是吕布全军的先锋部队。

这时,还在和部将喝酒的孙坚怎么办呢?

他一边命士兵整军列阵整顿阵容,不得轻举妄动,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