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第636章 鱼龙混杂的地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 鱼龙混杂的地方(3 / 4)

就上车,根本不看身份证。电脑系统里的记录,恐怕不全。”

这个情况让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赵承平的心沉了一下,但他没有放弃:“电脑系统不全,那人工售票的票根存底呢?或者财务的流水记录?”

老刘警官被他这份执着打动了,他想了想,一拍大腿:“票根存底估计早就处理了,但财务那边,为了对账,每天的售票班次和数量都会有一份纸质台账!我带你们去查查看!”

在车站档案室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那一年的票务台账。那是一本本厚重的、边缘已经泛黄的硬壳本子。上面的字迹有潦草的,有工整的,记录着一年前每一天、每一个班次的乘客去向。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海捞针”。

他们将时间锁定在王德海离开“好运来”旅馆的那一天和之后的三天。赵承平负责核对开往省城及周边大城市的线路,张亮则负责核对开往青河县及其他邻近县城的线路。

档案室里很闷,只有头顶的旧风扇在“吱呀呀”地转动。两人一页一页地翻阅,指尖很快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的灰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上午的时间,他们翻完了两大本台账,却一无所获。

张亮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有些气馁地说:“赵队,会不会……他用的是假身份?”

“有可能,”赵承平头也不抬,目光依然专注地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搜索,“但不到最后一页,就不能下结论。”

就在张亮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赵承平的手指,突然在一个名字上停住了。

那是在一本记录着开往省城班次的台账上,售票员的字迹龙飞凤舞,但那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辨——王德海。

“找到了!”赵承平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档案室里,却如同惊雷。

张亮立刻凑了过去,只见记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王德海,身份证号4128x,目的地:省城,发车时间:下午三点整,票价:65元。

那一行写在泛黄台账上的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案件停滞不前的僵局。

赵承平和张亮几乎是跑着离开那间闷热的档案室,心中的激动与紧迫感,如同被点燃的引擎,驱散了连日来的所有疲惫。他们带着老刘警官,径直冲向了车站的中心监控室。

监控室不大,却充满了现代科技的冰冷感。一整面墙壁上,几十个小屏幕分割着车站内外的各个角落,无数行人的身影在上面匆匆掠过,无声地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空气中弥漫着机箱散热风扇低沉的“嗡嗡”声,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正百无聊赖地盯着主屏幕。

“小李,快!”老刘警官显然跟技术员很熟,他指着赵承平,“这位是京州来的赵警官,有重要案情,需要调取一年前的监控录像!”

小李闻言,立刻精神起来。他有些为难地说:“刘叔,一年?咱们的硬盘是循环覆盖的,一般也就保存三个月……”

赵承平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如果连最后的影像证据都消失了,那“省城”这条线索就成了无源之水。

“但是,”小李话锋一转,指了指角落里一个落满灰尘的服务器机柜,“为了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和反恐要求,我们总站有一个离线备份服务器。数据量太大,调取起来非常满,但只要没出故障,一两年前的应该还在。”

这句话,无异于天籁之音!

“立刻调取!”赵承生平的语气果断而不容置疑,“时间,去年的10月23日下午一点到三点。重点区域,候车大厅,二号检票口。”

小李不敢怠慢,立刻在键盘上飞快地操作起来。随着一连串指令的输入,主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进度条。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强行拉回到了三百多年前。

房间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进度条走得异常缓慢,每一秒的等待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赵承平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手心里全是汗。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如此清晰地“看”到活生生的王德海。

终于,进度条加载完毕。屏幕上,一年前那个普通的午后阳光,透过候车大厅的玻璃窗,斜斜地洒了进来。画面中的旅客穿着更厚实的衣服,行色匆匆。

“快进,四倍速。”赵承平命令道。

画面开始飞速流转,无数模糊的身影闪过。赵承平的眼睛像鹰一样,死死锁定着屏幕的每一个角落,大脑高速运转,试图从这片人海中,捕捉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轮廓。张亮和老刘也紧张地在一旁,帮忙辨认。

“等等……停!”

就在画面闪过候车厅东南角的一排座椅时,赵承平突然喊道。

小李的手指精准地敲下空格键,画面瞬间定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画面中那个不起眼的身影上。

那是一个男人,独自坐在角落的塑料座椅上,周围是喧闹的人群——拖着行李箱的夫妇,追逐打闹的孩子,戴着耳机听歌的年轻人。而他,仿佛与这一切都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显得格格不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