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摆摆手说不用。
“这石头比陵州村里的干净多了。”
她嘀咕了一句,声音无人听见。
如今才二月中旬,池塘里没有荷花,光秃秃的只有沁凉的池水,还有偶尔池中锦鲤游动翻腾的细微动静。
夜风还带着凉气,碧青体贴地给公主披上披风,防止着凉。
徽仪也不抗拒,任由碧青摆弄,只双手托腮看着眼前的池水。
“若是夏日便好了,还有荷花看,莲子吃。”
陵州地处南方,水域多,生长的荷花也多,徽仪过去常见大片荷塘藕池。
若此刻是荷花盛放的季节,她还能摘些荷花回去插瓶。
她已经跟着尚仪姑姑学会了插花,不会再整出招笑的插瓶了。
正想着粉荷的清香美丽,忽地,徽仪听到身后的宫人惊呼着什么。
“哇,那发光的是什么!”
徽仪循着方向看去,于池边的草丛中瞧见几个绿盈盈的光点。
她疑惑问道:“你们都不认识这个吗?”
宫人们纷纷摇头,见此,徽仪目光一亮,骄傲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叫萤火虫,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照夜清,我以前在陵州夏日里常见到的,还捉过它们做小灯笼呢!”
陵州的生活总是这样枯燥辛苦,捉萤火虫做灯笼是为数不多的乐趣,徽仪印象深刻。
“就是这萤火虫来得早了些,以前三四月才能瞧见,长安居然这么早就有了。”
徽仪叹息间,一声叮咚水声,像是什么东西入了水。
宫人们又望去,徽仪熟稔道:“应该是青蛙入水了,我见多了。”
但这回她猜错了,入水的根本不是什么青蛙,而是一颗小石子。
至于扔它的人。
徽仪扭头一看,正是蔺二。
夜色里,他那双眼睛亮得吓人,如果再冒绿光就更像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