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区区小权想让我告白> 37 她的加冕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 她的加冕礼(3 / 6)

低音区浑厚,高音区清亮,中声部的旋律线条温暖,音色层次极其丰富,仿佛是与无形命运的一次次对话、质疑和抗争。

评委席上,有几位资深评委微微前倾了身体。

这首钢协自诞生以来就有无数名家演绎,他们同样也听过无数版本的《皇帝》。

但像这样同时兼具剔透清冽与璀璨辉煌的矛盾音色,却在她的演绎下近乎奇迹地统一在一起。

相比当今许多名家中那种充满人性挣扎与温暖光辉的《皇帝》,李艺率对强奏演绎反倒带着些冷色调的辉煌,像钻石一样闪烁着锐利,而弱奏则像远方清晰而冰冷的星光,遥遥透着一种“不在人间”的美感。

实际上,评委席上也坐着不少李艺率的老熟人——毕竟业内人士几乎人人都看过海因茨生命最后那十多年相关的纪录片和录音采访作品,在镜头前出现次数最多的,莫过于被这位老人寄予厚望的亚裔小女孩。

当时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会在最好的年华里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也没有人想到她会以这样一种近乎涅槃重生的姿态重新回到在舞台之上。

‘真是华丽又完美的音色啊。’

曾经与海因兹合作过、又在李艺率14岁参加日内瓦公开赛时担任评委的日裔指挥家大泽先生在心里悄悄叹息着。

这简直像是座精心雕琢、完美无瑕但又遥不可及的宫殿,既冷冽又庄严,既克制又充满神性。

‘等赛后一定要提前排好档期和曲目,向她发起演出邀约才行。’

第一乐章末尾一连串快速连贯的八度音符迸发,听着锋利饱满的崇高音色,大泽先生如是想到。

*

第一乐章结束,观众席中被按下的暂停键缓缓释放,听着周围的听众悄悄像是终于从漫长的屏息中吐出一口长气,权至龙也忍不住偷偷颤抖着放缓克制的呼吸。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听李艺率演奏这首《皇帝》。

实际上这几天在家里,他几乎是天天陪着李艺率一起泡在琴房里。

但钢协的魅力就在于钢琴与乐团的互相对话与成就。就像现在——

第二乐章的柔板,乐队首先奏出如同暴风雨后的曙光般,宁静而圣洁的主题。

而她的琴声加以应答,那声音飘渺得近乎不真实。

每个音符像是由寒冷夜空中凝结的露珠所构成,纯净得仿佛被抽离了重量,随时可能会碎裂,却又被她以绝对的触键掌控力牢牢维系着。

方才明明还是金石铿锵,此刻却化作一片朦胧忧郁的月光。

权至龙几乎要闭上眼陶醉在这深沉细腻的涟漪里。

余光扫过坐在他左手边隔着过道的一对非裔精英打扮的中年夫妇。

他们双手紧握,与在场的大多数一样闭上了眼睛,完全沉浸在此刻这样治愈而崇高的精神世界之中。

而他右侧的那位亚裔中年男士,却始终保持着微微前倾的坐姿,目光紧锁在舞台中央,表情依旧平静,双手交叉放在膝上,指节似乎在不自觉地微微收紧。

真奇怪,他是来听音乐会的吗?

他的艺率弹得这样棒,这位叔叔怎么一点都不陶醉啊。

*

乐章之间没有停顿。

在第二乐章最后的弱奏和弦余音未散时,李艺率指尖一转,直接引出了第三乐章那充满活力、跳跃欢快的回旋曲主题。

气氛瞬间转变!

摒弃了第一乐章的理性和第二乐章的冥思,如同挣脱所有枷锁,奔向彻底的胜利与狂欢,琶音的速度极快,迸发出无比鲜活的生命力。

她指尖下的音符如同欢腾的溪流,奔腾不息,充满了喜悦和向往。

在这近乎炫技的奔涌中,李艺率的思绪却被抽离了一瞬,飞越了时光。

回想起最初将手指笨拙地放在琴键上,被温暖的大手覆盖着,一个音一个音地耐心引导,

回想起无数个日夜的苦练,回想起枯燥的音阶,回想起疲惫的眼泪,回想起祖父般慈爱的笑容……想起了尖锐的痛楚,想起了凌冽的冬风,想起了那句‘能活下来就已是万幸’的怜悯悼词。

她不甘心。

她怎么能甘心??!

如果非要接受这样的命运,那她情愿亲手将自己撕碎,宁可化作一场玉石俱焚的暴雨,也绝不这样得过且过的就此妥协!

思绪猛地被拉回现实,拉回到这万众瞩目的舞台。

所有的回忆,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挣扎,在此刻被化作了深沉的力量,灌注于她的指尖!

就在回旋曲主题又一次欢快地再现,似乎一切都将顺理成章地走向辉煌终结时——

李艺率摒弃了理智,握紧拳头手臂猛然扬起,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力量,在键盘上重重落下!

“砰——!!!”

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是石破天惊的强力和弦猛然炸响。

这并非是失控的噪音,而是在绝对控制力下凝聚了所有抗争意志的咆哮——带着近乎悲壮的决绝,如同惊雷劈开欢庆的盛宴,如同英雄对命运发出的最沉重、最愤怒的诘问!

这声音让全场观众的心脏为之骤停,评委席也惊得微微睁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