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第229章 蜃气楼阁,蛙声管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蜃气楼阁,蛙声管弦(3 / 6)

中只剩下裱糊匠了。”

三甲文章就是如今的水温,榜眼的刚克文章,是以皇帝为首的激进派的刚愎自用;探的正直文章,就是朝廷里裱糊匠们的大局为重。

而最后的结果也显而易见,便是状元的正直文章,代表朝野内外的相互妥协。

这比殷诰预想中的彻底降温,还是差了不少。

张意撇了殷诰一眼,摇了摇头:“还算差强人意罢,至少皇帝没有恼羞成怒,要调兵遣将‘刚克’各省。”

说罢,他又伸手从衣袖中拿出一份文稿。

“我离京前,皇帝亲自撰写了一篇文稿,还未有发表,殷兄且看。”

说着便将文稿往前一递。

殷诰瞥了一眼,只见其上的文字显然是仓促之间誊写,标题也很具有皇帝的个人特点——《革故鼎新进入了深水区,我们应该如何统一思想》

殷诰伸手接过,忍不住冷笑一声:“将我等世家视如仇寇,撕裂君臣默契,践踏天下共识,如今朝廷震动,终于知道‘统一思想’了?”

他粗略一扫,猛地一咬牙,双手一合,用力将文稿糅作一团,狠狠掼在桌上的汤羹里!

“呸!”

张意冷眼看着这一幕,也未出言制止,只轻飘飘道:“朝野内外分歧渐显,咱们按部就班继续出招便是,皇帝愿不愿意弥合上下,就看他自己了。”

说罢,又举起酒杯,轻轻呷了一口,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殷诰则是拿出一方手巾,将方才溅在衣袖上的汤渍拭去。

他趁势将话题拉回了山东,不阴不阳道:“按部就班……说得轻巧,就怕这场民乱虎头蛇尾,被何心隐三言两语就给平息了去,反倒让朝廷心生轻蔑,从而野望再萌。”

比起沈鲤这个愣头青整天喊打喊杀,殷诰反而更怕这场民乱虎头蛇尾。

张意沉默不语。

见无人答话,殷诰也不催促,自顾自伸手动箸。

殷诰的打算毫不掩饰,他看似在追问葛成等人可靠与否,说到底还是想让张家交底。

张意亲自插手也好,透露点把柄出来也罢,双方总要纠缠得更深一些才行——殷诰在山东鞍前马后,抗拒大政,心中可不怎么踏实。

一时间,房间里只余间歇咀嚼倒酒之声。

好半晌后,张意终于缓缓开口。

“葛成手里有杀官命案,断然不会被朝廷诏安。”

话入耳中,殷诰只觉悚然一惊。

杀官!?

可不是每天都要被砍死两个的里甲小吏,张意口中的杀官字眼,必然指的是进士出身的正经官身!

张家竟然暗中养着这种亡命徒!?

诚意都说出口了,自然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为让殷诰安心,张意迎上前者的视线,认真道:“三年前,葛成替主家出头,杀害故知府庄翼,而后便寻到我家求庇护,我做主收留了他,又出手抹了手尾。”

相对而坐的殷诰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竟然是杀害庄知府的案犯!”

这可是三年前轰动一时的大案。

彼时庄冀卸任知府,还得了个“持正爱民,郡人德之”的好名声,可谓衣锦还乡。

谁知道刚致仕回乡没多久,便为人所害,且死状极为惨烈!

其缘由更是令官场上下自危。

只因为庄知府致仕后想置办些许产业,看上了小门小户的良田,带着巡检上门讨要——知府归,欲侵海上之沸田,挟守巡绣临之。

结果就招来了绿林游侠。

因为是海上的盐田,庄冀被人以丈量的名义哄骗到海上,到了地方才知中计。

而后案犯露出惨无人道的一面,残忍地将庄冀衣服扒光,一刀一刀将肉割下,再当着庄冀的面,把肉剁成碎块,取沸田之盐就地腌制,活活将人折磨至死。

消息是张冀的仆童带回来的。

说是看在两名仆童年幼无辜,便迫二人吃下了腌肉,放了回去,并且带回了案犯的口信——杀官,爽。

如此胆大包天,丧心病狂,自然是官府铺天盖地的追捕。

只可惜这等绿林好汉往往勾结当地富户,最后还是让凶手逃之夭夭,逍遥法外至今已三载余。

不曾想,其人竟为张家招揽!

太仓张家这等行事作风与昭昭野心,实在可怖!

张意见殷诰眼中的畏惧,安抚道:“葛成厌愤朝廷,又欠我一条命,而今虽身蹈民乱,却也决不会轻易被诏安了去。”

若非这种来历,靠地方大户的那些家丁,又哪敢抛头露面,领衔民乱?

更别说毫无负担地屠戮税官这种事了。

张意看了一眼殷诰。

此人一幅畏如蛇蝎的样子,浑然不懂什么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恐怕这辈子与家族崛起四字无缘了。

殷诰显然对张意透的底心生芥蒂,已然失了谈兴,勉强敷衍道:“原来如此,那想必不会为沈鲤等人轻易收买了。”

说罢,以袖掩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今日天色也不早了……”

赫然是要告辞的意思。

张意颇感无趣,也不多言,干脆打断道:“殷兄自去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