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第229章 蜃气楼阁,蛙声管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蜃气楼阁,蛙声管弦(4 / 6)

诰见状,神情有些尴尬,他也不多说,起身拱了拱手,径直离去。

待人走后,张意正要唤门外的仆从入内。

孰料还未等他呼唤,仆从已经匆匆走了进来:“二爷,漕帮方才寻来了,见二爷正与殷府君商谈要事,便留下口信离开了。”

张意头也不回,直截问道:“留了什么口信?”

仆从回忆稍许,复述道:“说是……下午有条南直隶来的船,在济宁靠了岸,首辅张居正就在船上,是去往京城的。”

张意闻言一怔。

他下意识皱起眉头,深呼一口气:“张居正?他不是痔疮卧床,皇帝又许了他两月的假么?”

三月底,张居正孝期结束,朝廷下诏起复,但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这位首辅许是守孝久坐的缘故,痔疾复发,卧床不起。

于是,皇帝又允了病假,着张居正六月入朝。

这眼看着才五月,怎么就已经到山东了!?

仆从摇了摇头,显然是没有多余的消息。

张意眉宇间浮现一丝忧虑。

是因为此番民乱刺激到了张居正,不顾病痛提前入京?

不对。

皇帝自以为是,一副强势君父作派,不得皇帝允准,张居正就算想回朝,恐怕半道上也会被皇帝撵回去养病。

必然是皇帝改了主意,急诏张居正入京!

为什么?

申时行在度田事上不够强势,恶了皇帝,所以让张居正回朝重新执掌内阁?

还是策论试水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便想召回强势的首辅,弹压不服?

抑或是到了弥合朝中分歧的节点,想为“刚克”增添筹码?

张意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皇帝前脚还一副游刃有余之态,后脚便急诏张居正回京,若说与清丈无关,恐怕是在侮辱外人的政治嗅觉。

况且他在京城时,丝毫没听到消息。

如此种种,只怕皇帝接招的方式,不在此前的预料之内了。

张意眼睛微微眯起,心中不断忖度皇帝的用意。

思索再三后,他转过身,朝仆从正要吩咐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主仆二人对视一眼,一齐闭口不言,抬头看去。

吱嘎。

房门猛地被推开,赫然是神色阴沉的殷诰,其一言不发走到了张意面前。

张意不由得一怔。

他下意识问道:“殷兄何故去而复返?”

话问出口后也马上反应了过来。

这厮不会是听说张居正途径山东,惊慌失措之下,连忙赶回来求助吧?

殷诰冷漠地瞥了仆从一眼,一言不发。

张意会意,伸手挥退仆从。

等仆从将门带上后,房间中再度安静了下来。

张意正要安抚。

孰料,殷诰猛然将一纸公文拍在的桌案上,勃然作色!

殷诰阴鸷的眼神盯着张意,愤而质问道:“这就是子诚所担保的靠得住!?”

张意意识到事情与自己方才所想似乎不太一致。

他皱着眉,伸手从殷诰手中扯过公文。

殷诰一把扔了过去,冷哼道:“兖州府来信,半日前,葛成等人授首,三千乱民鸟兽作散,重新开市归田!”

“曲阜民乱,一夕平息,不消多时,整个兖州府便可传颅而定!”

张意粗略扫过公文。

耳旁的话听罢,眼前的文恰也看完。

局势竟然如此千变万化!?

他一时间失声无语。

殷诰不满地看了过来,正待质问。

突然间。

张意展颜一笑,自嘲一般轻笑出声。

“呵,天下英雄当真如过江之鲫!倒是我等轻视彼辈了。”

殷诰眼睁睁看着其人脱身而去,咬着牙沉声道:“如此虎头蛇尾,还怎么震动朝廷!?”

孰料,张意答也不答,起身推开房门,径直离去。

“张居正今日途径济宁,应当也去见过令尊了,殷兄好自为之。”

殷诰见张意仓促跑路仍旧仪态潇洒,简直目瞪口呆。

张意头也不回,伸手轻摆:“殷兄免急,北方太冷,下棋手抖,小弟且先南归,再为清丈之事周旋。”

说罢,三步迈作一步,眨眼便下了阁楼。

……

万历八年,五月二十三,兖州府。

府衙大堂之中,急忙从济南赶来的安九域正端坐在公案后。

他端详着面前头颅的切口,掩饰不住惊讶地问道:“你是说,何心隐单刀赴会,独对三千乱民,七进七出,罡气透体而出,一刀砍下了葛成的头颅,随后三千乱民震怖与何心隐的勇武,尽数倒戈卸甲,趁乱砍杀了十余名骨干?”

安九域说到最后,无奈指了指自己:“外面都当我是信鬼神的蠢官么?”

当初曲阜民乱的消息到巡抚衙门之时,那可真就是十万火急。

数千人暴动,罢市游行,攻衙放火,戕害税官,疑似孔府和鲁王在背后煽风点火,缇骑镇压,杀戮大户……

似乎是下一刻就要揭竿而起的反贼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